程苏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经过四年的学习,你们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作为老师,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无论你们继续学习,还是走向社会,前面的路程已经开始,也许今天才是真正的起点。是的,每到这样的时刻,我们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起点是希望,是挑战,是蓄势待发的动力,而终点,无论它有多么美丽,似乎都意味着结束和告别。所以,人生之路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起点,你们的故事也将开启新的篇章。

然而,站在你们四年本科生活的终点阐示(天下彩免费资料)北京大学教授程苏东:每个人都应该停下脚步,感受目的地的力量,认真思考前方新的目的地。,我还是想请你们思考一下,这个终点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真正的终点是什么?我想从一个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传统概念说起,那就是“止”,终止的“止”。我想和你们分享三句话,出自先秦经典:

首先,荀子有一句话:“学,止于学”。你没听错。在《劝学》中强调“学而不辍”的,正是荀子。在《除盲》中,他提出,有时候,勤奋​​和坚持,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到达真理,反而会让我们在无休止的重复中迷失自我。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不断的探索、怀疑、反思、调整,找到真正的终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正确的终点,或许比到达终点更重要。在日益“内卷化”的今天,荀子的论证尤为鼓舞人心。北大,曾经是你十年追寻的终点。后来,毕业、考研、工作,又成了你努力的终点。这些终点,仿佛早已注定,剩下的,就只有付出。 只是当很多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终点时,胜利的狂欢消失之后,便对终点感到迷茫与焦虑,只能焦急地寻找下一个终点,在不断的奔跑中赋予生命意义。希望荀子的论述能帮助每个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终点。

其次,《大学》中有一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大学之道,明德之道,亲民之道,止于至善”。大一,你们踏上了“大学之道”,大二,你们审视内心,启迪明德,大三新澳六开彩开奖号码记录,你们钻研专业知识,通过它们成为全新的自己。现在,是时候考虑“止于至善”了。四年来,你们与中外经典对话,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你们都触摸到了真理的光辉,感受到了“至善”的力量;但正如朱熹所说,“止者,止于此,不动”。终点不是“到此一游”的打卡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真正把握终点。四年来,你们已经渐渐忘记了高中掌握的各种知识。 或许,你们会以更快的速度淡忘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但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在燕园感受到真与“至善”的那一刻,愿“北大”的荣誉与责任伴随你们一生。

第三句是《周易·本卦》中的一句话:“文明止”。本卦的形象是象征文明的离卦在上升过程中,被象征山的艮卦所止。传统的解释大多强调“文”的重要性,但我对“止”这个词印象深刻。近代以来,我们用“文明”来翻译,后者的内涵几乎重塑了中国人对文明的看法。与之对应的概念是“野蛮”,因此“文明”几乎具有绝对的合法性。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对应的不是“野蛮”,而是“质”,也就是“自然”。“文质兼备,方能为君子”,古人追求的是文化与质的平衡,这为我们思考“文明”的合法性与局限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或许“文明”也应该有它的终结。 作为一个“文明人”,我们对于自然,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与谦卑,这自然既包括外在的自然,也包括复杂多变的人心。我们当然追求勇敢、坚毅、自信、乐观,但也请自信地面对、对待内心的恐惧、懦弱、自卑、犹豫,给它们留出空间、给予尊重,因为它们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比文明更古老。

从字形上看,“止”是我们留下的足迹,代表着你曾经站过的地方。但只有当你离开的时候,你才会看到自己的足迹,才会意识到那个地方的价值。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人类文明,我们都会继续前行。但在这个属于你的日子里,请你停下来,感受终点的力量,认真思考前方新的终点。最后,祝同学们毕业快乐,人生精彩。谢谢!

来源:本文是程苏东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大学2024级本科毕业典礼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