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旅行并不便利的年代,什么样的中国建筑能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符号”?答案非塔莫属。7月2日起,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新开的“西风塔影——托马斯·阿洛姆版画中的中国塔”展览,将带领读者探寻西方书籍插画文化中的中国塔景。(展品介绍请见文末)

展览以托马斯·阿隆19世纪钢版画中的宝塔元素为主体,辅以上海图书馆馆藏西洋书籍和书籍铜版画,围绕17至19世纪中国宝塔在西方书籍文化中的图像流转、景观想象和艺术作用展开,分为“版画与绘画的奇异之旅”“中国瓷塔”“名塔”“湖光映塔”“塔下田园风光”五个部分,多角度呈现文化互动背景下西方艺术中以中国宝塔为代表的中国印象。

展览起源:百年前上海土山湾惊艳美国旧金山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馆藏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藏品,即《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土山湾百塔一等奖证书》。1912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工艺所300余名孤儿在木工部主任德国传教士贝克的指导下,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制作了近百座佛塔、一座巨大的牌坊和大量艺术品,参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博览会上,中国佛塔荣获一等奖。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图书馆《1915年土山湾白塔图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证书》

土山湾孤儿院工艺研究所的宝塔受到海外观众的关注,一方面其工艺精湛,气势磅礴;另一方面,宝塔在欧美观众眼中是具有独特审美情调的中国形象。自17世纪起研究进展(494949免费大全)上海博物馆新展《西风塔影》展示西方版画中的中国宝塔,西方外交官、传教士、旅行家纷纷来到中国,记录所见的自然、人文景观。宝塔因其异域风情的建筑风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形象进入了各类游记、小说、瓷器和版画插图。18世纪,“中国风”热潮席卷西方文化艺术,宝塔作为中国风的象征,成为经典的视觉艺术元素。19世纪至20世纪初,“宝塔热”虽有所消退,但其形象却成为东方永恒的记忆。

此次石版画奖收录了展览中82座按比例缩小的模拟古塔图像,原型分布东至浙江、江苏,西至甘肃、四川,南至广东、云南,北至直隶、盛京,堪称中国古塔的集大成。其中上海龙华塔编号为36。本次展览中的著名古塔,在土山湾百塔中也能找到,如南京大报恩寺塔第35号、浙江杭州雷峰塔第21号、普陀山太子塔第4号、江苏镇江金山塔第43号等。

第一展区“印画之旅”

《版画之旅》由本次展览的核心艺术家托马斯·阿隆(1804-1872)的艺术人生组成。《西风楼影》主要以阿隆19世纪为《中国:古代风景、建筑和风俗》一书绘制的钢版画插图为蓝本。阿隆从未去过中国,他只能借鉴17世纪以来铜版画的图像风格和东方元素,创作出这本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中国图像图解百科全书。这套图集在近代西方影响巨大天下彩免费资料,不断被引用和传播,成为当时西方读者心目中“中国印象”的雏形。

展区通过展现阿隆作为风景旅行插画家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的杰出建筑师的双重身份,从艺术家生平的角度讲述了这组中国插画的艺术和社会历史背景。在欣赏阿隆在建筑和插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种艺术门类在同一位艺术家身上的相互沟通与融合,一窥以中国宝塔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在画家和建筑师心目中的艺术地位。

第二展区“中国瓷塔”

“中国瓷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此塔是17世纪以来西方思想界和艺术界对中国宝塔形象的代表。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位于江苏南京,始建于永乐十年(1412年),原为明成祖朱棣为报答其父母明成祖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皇后的“无限恩惠”而建,也是中国古代有准确记载的最高建筑之一。塔八面九层,高78.2米,通体用琉璃装饰。欧洲人误以为琉璃是瓷器,大报恩寺塔因此被命名为“中国瓷塔”。 此塔于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透过各类中外绘画及土山湾孤儿院工艺研究所制作的缩小仿真模型,可想象其形象。

展区采用从17世纪荷兰约翰·纽霍夫到19世纪托马斯·阿罗姆描绘大报恩寺塔的版画插图,以及报道、小说、童话等多种文学体裁的书籍文本,以大报恩寺塔的图像传播与图像演变为主线,勾勒出中国塔在西方世界从想象到现实、从作为知识对象的异域建筑到充满文学与艺术想象的艺术品的形象历史。

第三展区:名胜塔

《名胜古迹之塔》以托马斯·阿隆绘制的中国名塔为主体展品,与18世纪英国学院派画家威廉·亚历山大( )绘制的类似场景,或民国时期的塔楼摄影插图并列,进行图像文献之间的“对话”。1792年,英国以祝贺乾隆皇帝生日为由,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代表团访华。制图师威廉·亚历山大以学院派的“画意”趣味,记录了沿途的中国风土人情,其中不少被制成铜版画传播。阿隆参考了这组信息量大、艺术性强的图像,并发挥他高超建筑师的空间想象力,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对原画进行了艺术性的重构。

阿罗姆也是一位受过学院派训练的画家,他的插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本次展区重点展现了阿罗姆的插画与前期铜版画的传承发展关系,在西方艺术史的图像传统中,讲述了阿罗姆作品的图像与风格简史。绘画与实景摄影为读者提供了艺术史背景与现实场景对比,从而理解阿罗姆的作品。图像间的启发与影响,使得插画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相关却又平行的艺术世界。

第四展区“湖光楼影”

本文从《湖光宝塔》以来西方人逐渐深入中国内陆的旅行路线出发,选取托马斯·阿隆钢版画中与水路路线相关的宝塔场景,以阿隆的视觉想象方式呈现中国宝塔作为地标线索在西方地理想象中的独特作用。对于欧洲人来说,从澳门等港口进入中国后,经过虎门,沿着珠江水道,随处可见用于导航和水闸的高塔。中国的宝塔是水路上的重要地标。随着旅程的进展,他们或沿海岸北上,或沿京杭大运河航行,山峦之间、河岸边始终伴随着这些或废弃、或有人居住的无名小塔。旅途中那些不是地标或具有明显功能的宝塔,在西方人的视觉经验中成为朦胧的意象。

中国的宝塔在西方人的旅行中被一次又一次地看见,宝塔的影子作为视觉经验,最终通过插画被内化并定格为集体地理记忆。本次展区聚焦阿罗姆版画中广州水道和京杭大运河中的宝塔场景,梳理宝塔图像背后的历史与地理成因。那些具体或未命名的宝塔不仅构成了西方人在远航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印象,也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风景。

第五展区:《塔下田园》

《塔下田园》将视角彻底转移到阿荣版画中那些匿名的甚至是虚构的塔图像上,它们乍一看十分不起眼,多用于添景增加插图的中国风,同时也成为阿荣插图及其读者想象中国人生产生活的“背景板”。展区以阿荣描绘中国农业、日常风俗、节庆习俗的作品,阐释画家如何在18、19世纪英法学者建构中国“重农主义”形象的需要下,基于真实的中国绘画和流传海外的学者文本信息,让塔进入当时西方学术界的社会想象。

阿隆多次引用17世纪焦秉贞的《皇家农织图》和18世纪布歇的版画,使得他的画作非常有说服力。通过《中华帝国:古代风景、建筑和风俗》一书中的图文,阿隆和文本作者赖特都无法了解真实的中国风俗。阿隆的插图体现出一种理解中国文化的尝试,图中的塔影为西方读者阅读图文提供了一个象征中国的“文化地标”。

阿隆笔下的中国宝塔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不仅仅是“西洋镜”下的世界奇观,也不仅仅是西方作者观察和塑造的对象,它还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视角。宝塔与建筑和地理知识密不可分,参与了西方人的旅行、视野和知识体验。在艺术的维度上,宝塔形象成为一种创作和想象的源泉,也是西方表达和传播对中国文化理解的视觉载体。在文明互鉴、相互理解的意义上,它是一种独特的见证。

【展品介绍】

1915年巴拿马国际赛真辉土山湾白塔图荣获一等奖证书

石版画,宽97*高25cm

1912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工艺所300余名孤儿在木工部主任德国传教士贝克的指导下,用近三年时间制作了近百座佛塔、一座巨型牌坊和大量艺术品,并于1914年底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博览会上,中国佛塔荣获一等奖。画册共收录古塔82座,包括南京大报恩寺塔35号、上海龙华塔36号,均为按比例缩小的仿真雕刻古塔。

皇城内花园-北海公园(复制品)

Allom,钢版画,出自《中国古代风光、建筑和风俗》(1849 年英文版),宽 28*高 21 厘米

作品描绘的是清朝时期北海公园琼华岛的景象。顺治八年(1651年),清朝皇帝福临将琼华岛上的宫殿全部毁掉,改建为佛寺“永安寺”。应西藏喇嘛的要求,在山顶修建了一座白塔,因此琼华岛又被称为“白塔山”。莱特在文中说,这座塔是为了展示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文武功绩而修建的。

北海公园(复制品)

威廉·亚历山大( ),铜版画,出自《英国使臣觐见乾隆皇帝》(1797 年英文版),宽 59*高 43 厘米

图中白塔山旁的两座小山及宝塔与实际景观不符,可能是画家为了构图而添加的。

中秋拜月(副本)

Allom,钢版画,出自《中国古代风光、建筑和风俗》(1849 年英文版),宽 28*高 21 厘米

赖特指出,该画作拍摄于扬州城外,当时当地家庭主妇正在主持中秋节,并将中秋节与文本中的谷神祭祀混淆。明清时期,中秋节经常祭祀嫦娥、吴刚或兔神,但画中的雕像并不相似。画中还出现了掌状植物和宝塔,这两者都是西方用来表达中国风格的经典形象。

展览时间:2024.7.2—2024.9.18

地点:上海图书馆东楼五楼艺术文学馆

【推荐阅读】

十九世纪中国印象(中英文)

十九世纪中国印象(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