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暖风来袭,小暑即将到来。

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小暑悄然来临。每年此时,万物复苏2024年新澳版资料正版图库,暑气渐浓。目前,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强降雨天气,全国进入一年中高温高湿阶段。

“小暑大暑,上蒸下沸”。古人认为小暑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在“暑”前加一个“小”,表示暑气还未达到顶峰。正如元代学者吴澄在《七十二时令集解》中所说:“暑即暑,有初暑少,中暑大,今暑尚少。”

阐示(新澳门六开彩资料查询)文化中国行·诗意节日|小暑:微凉无风  第1张

古人把小暑分​​为三个时节:第一时节暖风来袭,第二时节蟋蟀归舍,第三时节鹰开始捕食。小暑节气还承载着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不仅丰富了小暑的内涵,也让这个节气更加人性化、富有生命力。

如南方有“吃新食”的习俗,人们会品尝新收的稻米,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小暑过后便是初伏,北方有“初伏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有“元宝藏福”之意。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田照元说,这个时节正是吃伏阳的好时节。民间有句谚语:“一碗伏阳汤,不用神医开药方。”《汉书》记载,皇帝“伏日,天子下旨赐荤给官”,当时的“官荤”就是“三畜”之首的羊肉。《汉书》也记载“伏腊时节,烹羊羔,饮酒以表劳苦”。 2021年,江苏徐州阜阳饮食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单,炎热夏日邂逅“非遗”饮食习俗,成功打开夏日味蕾。

“小暑过后,气温日升一度。”夏日的酷暑如开水,古人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等好东西来降温阐示(新澳门六开彩资料查询)文化中国行·诗意节日|小暑:微凉无风,便写诗调侃酷暑,其中最有才华、最“抱怨”的,当属南宋诗人陆游。

他到底有多怕热呢?从他那些直接抒发心情的诗题就可以看出来。如《苦暑》、《苦暑连日雨》等诗,他用平白的语言描写炎热;《溪边避暑》、《江边避暑》、《松竹避暑》、《龟堂避暑》、《南堂避暑》、《桥南避暑》、《小亭避暑》、《门外避暑》等,他处处都尽力“避暑”“避凉”。

阐示(新澳门六开彩资料查询)文化中国行·诗意节日|小暑:微凉无风  第2张

在《苦热》一诗中,诗人用了很多比喻来形容炎热的天气,把“热得像蒸笼”解释得惟妙惟肖。他写道:“万瓦似火龙,日头不动,汗水却在融化。尘埃外无一羽,觉釜中蒸腾。”

写热要写,但不能只写热。“诗仙”李白深谙此道。他以独特的方式“抱怨”酷暑,其中《夏日山中》一诗最为精彩:“懒洋洋地挥动白羽扇,赤身裸体在绿林间。解下围巾挂在石壁上,光头被松风吹拂。”诗中没有一个字提到“热”,读起来甚至感觉有些凉意,但每一句都像是在喊——太热了,热得不想穿衣服。

在众多的关于消暑纳凉的古诗词中,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颇具禅意的诗句:“夜里犹如午后,我开门立在月色下。竹深树密处,虫鸣声声,时而有微凉非风来。”诗人描绘了一幅夏日纳凉的画面:月色翩翩,竹影朦胧,树荫浓密,虫鸣声声,诗人静静地伫立。写诗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静默中的微凉正是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意趣,但诗人却没有直接点出,最后的一句“微凉非风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时有云散暑,时有雨扫尘。”小暑来了,三伏天也到了。“伏”就是躺着。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段时间人们应该好好休息,不要太忙碌。慢下来,静下心来,好好“养生”,岁月才会芬芳。(杨金枝、郭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