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经典著作。该书叙述严谨连贯,人物形象生动,历来为学者所称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许多文人读书的趣事,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焦点”

汉代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出园门,后世传为佳话。不过,汉代有如此毅力的,并非只有董仲舒一人。《后汉书·陆贽传》记载,陆贽曾在一富户人家教书一年,讲学时,常有佳人歌舞升平,陆贽常年不看她们一眼。

《后汉书》中关于高峰的故事更是令人称奇。高峰生于农耕读书之家,从小就痴迷读书。有一次,妻子下田干活前,在院子里晒麦子,吩咐他拿根竹竿晾着,看着,以防鸡来啄食。过了一会儿,天气突然变化,下起了大雨。麦子很快就被冲走了,但高峰浑然不知,继续“撑着竿子念经”。直到妻子回来问话,他才反应过来。

上述这些人,都一心一意钻研学问,心无旁骛,后来都成了名士,受人尊敬,受人爱戴。

关于“知道何时停止”

据《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本想注释《左传》后汉书里的治学趣事,你知道多少?,见贾逵、郑仲二人已作注,便找出二人的注解读之。马融读后说:“贾先生精练而不广博,郑先生广博而不精练,既精练而广博,我又能加添什么呢?”马融看出了贾、郑二人注解中的“精练”和“广博”,便打消了注释《左传》的念头,把注意力转到注解的思路上,写了《三传同异说》。他还注释了《孝经》、《离骚》等书,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后汉书里的治学趣事,你知道多少?  第1张

《后汉书·文人传》记载,青年才俊王延寿游历鲁国灵光宫后,写下了一篇气势磅礴的《灵光宫赋》。巧合的是,大文人蔡邕也游历了此宫。蔡邕当时也正在写《灵光宫赋》,写到一半时,看到王延寿的作品,大加赞赏,大为惊叹,便“停笔了”。“汉”是“毛笔”的同义词,“停笔”就是“停笔”的意思!

马融、蔡邕都是汉代的大文人,“知止则止”是他们共同的人生智慧,正是因为知止则止,他们才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珍惜时间”

《后汉书·儒生列传》中记载了一位非常傲慢的读书人,名叫鲍贤。他为什么傲慢呢?巡抚派人请他教导自己的儿子,但他却说:“礼仪可来可学,不可去可教。”意思是按礼仪,学生要到老师家里去学习,老师不能屈尊到学生家里去。巡抚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立刻安排自己的儿子去那里学习。鲍贤学识渊博,后来成为皇帝太子(刘秀的儿子)的老师。太子登基之后,每逢学习上遇到疑惑或困难,就会派人到鲍贤家里请教。需要注意的是,鲍贤并不是天才,并没有过人的学习天赋。以前的知识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书中记载,王莽末年,鲍宪被“赤眉贼”抓捕,关押了十余天。其间,他一刻不停,“朝夕诵经”。贼人大为感动,便赶紧将他释放。

《后汉书·文人传》中,也记载了一位文人,他看时间如金,曾“手捧书卷,耕田行路,歇息卧读”。当然,人是不会被社会埋没的。后来,他又写赋、颂、碑、书,批判当时的社会弊病,受到世人的敬重。

宝贤被关押起来管家婆2024全年免费资料,却依然昼夜读书,崔栖在田间休息时,也依然不放下手中的书本。这样珍惜时间、努力上进的人,学业有成是理所当然的。(王家卫)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珍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珍稀古籍学习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