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热爱旅行的诗人以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沿途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值得一生铭记的美景。

——一位女同事说

点赞、观看并标记我们

赶紧加入成为新东方精神股东吧!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各国“特种兵”纷纷奔赴中国,“城市”线路太多,面对搜索框里无数的推荐,很多人都犹豫不决。

然后你发现了诗歌:

“西山巍峨,群峰连绵,子孙万里。”诗中的华山,高如云霄。

“原野茫茫,树低天下,河水清澈,月色近人。”建德河的夜景悠然宁静,适合看书,思考人生,静待日落。

“明月照松间,清泉流过岩石”,忘川山庄勾起了无数游客对终南山的向往。

“马鬃沾满雪汗,五色钱币化为冰,帐上砚台上的墨汁也冻住了。”这些来自边塞的诗句,描绘了西域冰雪奇观,也让这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净土。

诗人们游历的山川河流,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美丽的风景,他们游历时留下的名篇佳句,不就是现成的小众旅游指南吗?

2023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带着唐诗去旅行》,让五位现代游客亲身感受唐代五大诗人留下的“策展”。

他们追随杜甫、李白、岑参、王维、孟浩然五位唐代诗人的旅行足迹,探寻他们诗中所描述的绝美风光,也在山峦间与诗人完成了一场长途对话。

01

故乡,异乡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在踏上一段旅程。

前面的路是熟悉的家乡,前面的方向却是陌生的异乡。

诗人杜甫也曾数次离开他数不清的“故乡”,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从甘肃陇南,穿过险峻的高山到成都,再经过长江三峡,最后来到湘江上的一个小岛。

一路上,巍峨高山、湍急河流是最“常见”的风景,古朴村落则是山林间温馨的点缀。

陇南山区的小地坝村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风貌——褐色的泥墙、开满野花的乡间小路。

这里的人们喜爱一种当地传统美食——炒茶。将茶叶和油放入茶壶,待茶温升高后加入核桃和面粉,再淋上一种独特的配料——广藿香。当地人几乎每天的早晨都是从一碗炒茶开始的。

村民说,杜甫曾经在这里住过一夜,也许当时他在山边的石屋里休息,品尝烤茶。

重游陇南,才知道杜甫这一路走来多么艰辛,一路上,他写下了24首游记。

“塞外山难进澳门平特一肖100%免费,南路更难走。”

他用“厌恶”二字来形容这里山峦连绵、道路险峻,在翻山越岭中跋涉了半年多,才终于进入蜀中。

与杜甫的勤奋刻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任性的旅行家孟浩然。

孟浩然喜欢随时随地旅行,而他吴越之行的第一站便是黄鹤楼,这里见证了整个唐代诗坛最辉煌的时刻,也见证了孟浩然与李白跨越年龄的友谊。

唐代的黄鹤楼距长江很近,没有高楼遮挡,江上风光一览无余,当时孟浩然与李白也在此告别。

“孤帆不见碧空,长江流淌在天边。”

孟浩然在李白的目送下渐渐远去,他的诗歌之旅由此拉开序幕。

孟浩然乘船东行,在绍兴短暂停留,然后沿建德江航行到浙江新昌,去寻找另一位好朋友——道教太乙子。

石城殿是太乙子常年修行之处。

“石壁上出现金像,香山四周是铁壁。

来世弥勒菩萨见到你们,一心一意回来。”

石城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最重要的文化遗迹,莫过于凿凿在山崖上的众多石窟造像,其中有一尊高16.3米的石刻弥勒佛,高大雄伟,俯视众生,犹如孟浩然诗中的佛祖。

1000年后,元朝时期,寺内僧侣再次精心维护这尊“江南第一大佛”,并将之前受损的佛像由立姿改为坐姿。明朝以后,历经600余年风雨,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站在寺庙里,我能感受到孟浩然诗中所描述的虔诚。

李白曾说:“吾爱孟子,其风雅天下知。”孟浩然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不断的异域情调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今天,学者们试图寻找唐诗繁荣的原因,“诗人在路上”是一个关键因素。

文学研究员王兆鹏教授解释道:“诗歌不仅在路上、在异乡,好的诗歌也在异乡。”诗歌源于生活,也源于每一次在异乡的不断探索、学习和寻找。

02

时代与历史

诗歌,既是旅途的见证,更是时代的见证。

我们从诗人的笔下窥见历史的沧桑,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发现时代变迁的痕迹,诗中提及的地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文化与文明的印记。

中国历史上产生诗歌最多的地方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这里是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盛唐时期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这里也是文人骚客的聚集地,很多诗人把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岁月奉献给了长安,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繁华的文化宝藏。

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对长安时光的珍贵回忆。

“皇城云里有双凤宫,雨里春树千株屋”。

他笔下的首都,即使在雨中,也依然繁荣。

王维的竹画现刻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两块石碑上。

他的竹画色彩艳丽,有幼竹、挺竹、侧竹,犹如盛唐群英荟萃,竹林下隐隐有笋,也寄托着对盛世未来的期盼。

该馆珍藏的《御史台精舍碑》上镌刻了近千名唐代曾任御史的人的名字,在这块碑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王维亲笔题写的落款。

见字如见人,时任御史的王维笔法遒劲,仿佛看到少年时的王维蹲在石碑前,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刻在石碑上,写下对大唐王朝的这份承诺。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开花。

我希望你能多选一些这样的,这是表达我对你的思念的最好方式。”

安史之乱后,盛唐已不复往日繁华,好不容易逃离纷争的王维在江南遇见心腹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感慨的诗。

后来,李龟年在湘军使者设宴款待时,唱起《红豆歌》,满堂皆泪流满面,他以王维这首深情的作品,向盛唐告别。

王维晚年上书请罢官归隐,五月递交谢书,七月逝世。

他一生向往田园生活,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但却不断被迫从半官半隐的生活步入“凡间”,卷入战争。

在这个繁华与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置身其中,王维身处其中,虽然难以与时代抗衡,但他依然在困境中坚守着超脱尘世的禅宗精神。

另一位与长安有着不解之缘的诗人是杜甫,但他对这个地方的回忆却充满着无奈。

他以异族人的身份流落长安,四处游历献诗,无论是参加科举还是投靠权贵都无法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十年清贫,已步入中年的杜甫为了生计,只好接受朝廷安排的无用功,回家探亲时,写下了在长安十年的经历《出京赴奉贤诗五百字》。

“你看,蚂蚁只不过是在寻找自己的洞穴而已。

你为何崇拜那条巨大的鲸鱼并试图躺在海面上呢?”

“那些蝼蚁般的小人,为了寻求一个舒适的窝巢,整天都在图谋、阿谀奉承。而我还羡慕百尺鲸,梦想着驰骋大海?”长安是一个理想的都城,很多人只看到了它的繁华,而杜甫却看到了它的残酷。

安史之乱后,杜甫一家被迫逃亡,从甘肃陇南南下,饥寒交迫,直到抵达成都才吃上一顿像样的饭。

“在这名城里,有笛子和笙。”

初到成都的杜甫看到了不同于北方的繁华景象,这里让他精神得以休憩,安然度过了四年时光。

“好雨知时节,春已至。”

这样宁静、放松的诗篇,就诞生在他的家乡成都——杜甫草堂。

从古至今,这间草堂都是成都人的思想圣地,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源于那个时代却又历久弥新的精神。

“我希望我有千万座豪宅,为世界上所有穷人提供庇护,让他们幸福快乐。”

即使在风雨无眠的夜晚,杜甫仍然惦记着因战乱和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并怀着对世界的忧患意识,写下了著名的《秋风破草堂歌》一诗。

如今,每个到成都的人,都要去杜甫草堂看看。杜甫的精神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成都乃至全国人民。这间草堂赋予了这座城市灵魂。

诗人们在各个地方都留下了诗歌,从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跌宕起伏与波澜,也可以看到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内心深处那份不变的执着。

03

旅行和精神修行

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反映。

山水的感悟,一场旅行也许能让人找到内心的所求,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欣赏美景的旅程,也是人生修行的旅程。

在整个唐代诗坛里,李白可以算是最有修身养性的诗人。

他的诗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无畏与自由,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诗人”的不朽精神审视(2023管家婆资料正版大全澳门)这本来自唐朝的旅游指南火了,外国人纷纷表示:不管是不是城市,这都很中国!,就来自于他的历险。

“狗叫声声入水,桃花满地露珠。

树深则见鹿,溪涧正午则闻不到钟声。”

“访道长于代天山,不见道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李白诗篇。考古队长期在寻找诗中提到的寺庙,但江油代天山并无道观,只有浓密的云雾,穿梭于青山之间,仿佛置身于仙境。

江油自古为商贾云集、四通八达之地,素有“半山半城”之称,秀丽风光不胜枚举,李白就诞生于此。

然而李白与家乡的缘分却只有短暂,年少时他持剑入蜀,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仙魂随他“飘荡”到了长安,这座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城市也给李白带来了太多的苦恼,无处施展才华的他,在贫困中再次踏上征程。

“向西登上太白峰,向着落日爬去。

太白对我说话,为我打开了天堂之门。”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来到了太白山,即使是现在,如果想上山,还是需要乘坐缆车,走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

当时李白一定徒步攀登了很长时间,在复杂的路况、阴雨的天气中吃了很多苦,才终于登上了太白山顶,这一路走来,他一定思考了很多。

诗中说他登顶之后,遇见了太白仙人,在仙人的指引下,他放下了在长安追求功名利禄的执念,开始了自己的平静生活。

或许,这一路走来,他终于与自己和解,从此“伸手可及月亮,若无高山便可砥砺前行”。

距离李白生活的汉中千里之外,岑参也正在经历着一段艰苦的边塞人生旅程。

“策马西行,一心想上青天;出门在外,两眼看见月亮。”

我不知道今晚该在哪里停留,广阔的平坦沙地上空无一人。”

公元749年,岑参踏上了人生中第一次西行之旅,当他经过阳关进入西域时,面对的就是这片陌生而又令人畏惧的沙漠。

就连意志坚强的岑参,也忍不住想家了。

他将在这里度过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光,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报效祖国的抱负。

“茫茫海面百尺冰,阴云千里聚。

中央军备酒宴招待归来的宾客,并伴以胡琴、琵琶、羌笛等乐器。

但在岑参眼中,沙漠不仅仅是荒凉和寂寞,他可以写一首诗来描述这里独特的民族乐器和舞蹈。

他的边疆不仅仅是一条有士兵的边疆,而且是一条充满活力、充满歌舞的边疆。

这段边塞军旅生涯,让岑参拥有了不同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敛性的豪放,他的诗作中没有描写边塞的艰辛,而是享受着大漠独有的奇景。

经过多年的艰辛跋涉,岑参成为了一位具有先锋水平的边疆诗人,也完成了自己的实践。

一千年过去了,岑参曾经驻守的边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这里物产丰富,生活安宁,但诗中写到的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却依然延续,影响着驻扎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诗歌无数,但没有一首能够完整地描述出中国山水的秀美,也没有一首能够完整地描述旅途中的感悟和感受。

影片中五次追随唐诗的旅程,已经超越了旅程本身。

它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与壮丽的山河、与养育我们的故土的交流,与充满新奇美好事物的异乡的邂逅。

它是与时代的对话,顺着唐代诗人的足迹深入探寻今日的中国,我们发现,千百年前李白、杜甫所见的山河依旧,纸香四溢、墨色飞扬、诗情画意的江河依旧。

这也是与自己的对话,旅途中我们“看世界”,看到更广阔、更绚丽的世界;我们“遇众生”,在每一次邂逅中留下珍贵的幸福回忆;我们也“看自己”,在每一条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炙热爱情,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更加勇敢地走向明天。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只是一个过客。”

除了这些热爱旅行的诗人之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沿途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值得一生铭记的美景。

参考资料:纪录片《带着唐诗去旅行》(所有文字和图片均来自这里)

日常互动

您还知道什么

诗歌里的一个小众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