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心理咨询师临床强制-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实训方案》课程,今天的课程由刘老师主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普及,每个人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心理危机问题日益突出。

那么你对心理危机了解多少呢?跟随小编进入今天的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实践培训方案课程来看看吧!

心理危机是心理学领域的术语,指突发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等导致生活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出现以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当事人陷入痛苦、焦虑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提供及时、适当的心理援助,使其尽快走出困境。

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措施?

1. 对身体疾病的心理反应

① 急性病发作时的心理反应有:

第一是焦虑症,患者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觉大灾大难即将来临,同时伴有头晕、心悸、出汗、颤抖、恶心、尿频、排便频繁等自主神经症状,可出现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表现,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皮肤冰冷、面部等部位肌肉紧张等。

第二是恐惧,轻症患者对自身病情感到担忧、怀疑,重症患者感到恐慌。

三是抑郁症,由于心理压力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食欲不振,严重者产生自杀想法或行为。

②对慢性病的心理反应:

一是抑郁症,大多数人都有抑郁症,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出现这种心理反应,导致悲观厌世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治疗不仔细,抱怨家人照顾不周,挑剔,经常为小事发脾气。对身体的细微变化很敏感,经常对治疗或护理提出过分的要求,导致医患关系、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干预的原则是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尽量减轻痛苦。选择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引起的问题以及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疼痛可用吗啡,抑郁可用抗抑郁药,焦虑可用抗焦虑药。

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实务培训:了解心理危机,应对生活挑战  第1张

2.婚姻关系出现问题?

夫妻感情破裂,通常结局是离婚,如果双方都能接受,就不会引发危机,反之,就可能引发危机。

①夫妻间暂时的争执,若因当时情绪影响而使矛盾激化,可能引发冲动行为,甚至杀人。介入的原则是暂时分开,待双方情绪冷静并接受适当的心理疏导后,再协助解决问题,避免日后再发生类似问题。

②夫妻间长期争执,原因包括相互不信任、一方有外遇、虐待、财产或经济纠纷等,可导致双方(尤其是女方)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易激惹、抑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的原则是尽力调解双方矛盾,否则离婚是必然结果。对有自杀企图者,应进行自杀预防,可给予适当药物,改善睡眠、焦虑、抑郁等。

3. 对亲人去世的悲伤反应(丧亲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亲近,哀伤反应越严重。如果亲人突然或意外死亡,例如在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中突然死亡,哀伤反应最严重。

①急性反应:听到噩耗后陷入极度痛苦。严重者,患者可出现情绪麻木或晕厥,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苦哭喊,或处于极度激动状态。干预的原则是立即将晕厥者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给予静脉输液。情绪麻木或极度激动者,应给予BZ使其入睡。当丧亲者苏醒后,应表示同情,并营造支持性氛围,让丧亲者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步缓解悲痛。

②哀悼反应:哀悼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因对逝者关怀不够而产生内疚、悔恨,脑中常出现逝者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进行日常活动,甚至无法管理日常生活,常伴有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能有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的原则是让逝者家属充分表达情绪,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使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企图自杀者应有专人监护。

③病理性丧亲反应:如悲伤或抑郁情绪持续6个月以上,有明显的激越或抑郁迟钝表现,持续有自杀企图,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惊恐发作,或无悲伤情绪而过度活动,行为粗心或不负责任等。干预原则为适当的心理治疗,应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治疗。

5.破产或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会使人极度悲伤和痛苦,感到无望,产生自杀念头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实务培训:了解心理危机,应对生活挑战,进而采取自杀行为。

干预的原则是与当事人充分沟通。自杀无法挽救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但通过进一步努力有可能东山再起。如果言语沟通不能使患者放弃自杀企图,应指派专人监护,防止其采取自杀行动。危机期过后,当事人可能逐渐恢复信心,但可能会长期出现抑郁、失眠、食欲下降或其他胃肠道症状。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6. 重要考试不及格

一次对个人意义重大的考试失败,会引发痛苦的情绪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他人交往,严重者甚至有自杀行为。干预的原则是采取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经历此类情况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危机过后很容易恢复。

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心理危机的出现并不可怕,只要当事人或群体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心理服务和援助,危机是可以化危为机的,可以促使人们心理上更快地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