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及采访中,腾讯副总裁孙忠怀提到,所有项目收入结算时间要移至播出结束后,根据播出结果确定项目实际总价。

与此同时,有关艺人片酬与收视率挂钩的谣言也迅速传播。

引入新机制,演员片酬改为分红模式,两条消息放在一起,都是“风险共担”的暗示,前者似乎可以作为后者的证据。

家文的KPI时代真的来了?

新机制

在6月份的影视年度发布会上,腾讯副总裁孙忠怀提出了“市场价格+后验激励”的模式。

这意味着,未来平台将在项目立项后给出基础的“购买价”,再在项目播出后根据播出效果给出“激励价”,项目总价将在播出后结算。

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他们说的都对,就看我们做不做”;有人认为,这又是一种赌注,或者说是分红;还有人主张“以后边拍边播”。

甚至有人认为“下一步,影视制片方也会和剧组主要成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像片酬​​收入分为基本工资和演出工资,演员和导演、编剧是固定工资加利润分成。未来影视行业生存难,作品爆红你就赚钱,不爆红你就少赚,制片方也少亏。”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么,这个模型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从纵向比较,平台取得话语权后,网剧市场交易的主流模式一直是TO B——即出品方作为乙方面向视频平台,甲方完成版权采购或者项目的“立项”。

以定制剧为例,一般来说,一个项目一旦立项签约,就意味着制作方有了保障,项目完成后,通过平台的验收,基本上就算是成功了。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以前模式的固定薪酬体系,其中“市场价+后验激励”相当于“底薪+绩效”,项目效果好,对应的奖金就高;项目绩效差,绩效奖金就没了,直接影响下个月的工资。

横向比较,在电影行业,动态对赌、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分成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也有人认为,这类似电视时代的采购、销售模式。

采购影视项目其实就是一种“赌博”,即便是经验丰富、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无法准确判断剧集的播出效果。因此,很多电视台在与影视公司签订采购合同时,还会附加一份“对赌协议”,要求制作方在收视率上做出一些保证,并承诺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将按照一定比例扣钱。

因此,只有达到事先保证的收视率,制作方才能从电视台获得全额的买断费。

乍一看,确实和今天的“市场价格+后验激励”很相似。

但在制片人阿森看来,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前电视台的收购价格波动很大,在整体收购成本比较低的时候,我们只要多卖给几家电视台就可以了,只要质量过关,不用担心亏损太多,也不用担心付出和投入不成正比。”

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

在孙忠怀看来,“市场价格+后天激励”是“一场既有甜蜜时刻,又有热议话题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俩都怕项目播得不好,被观众抛弃,所以我们只能拼尽全力,一起奋战到最后一刻,要么一起哭,要么一起开香槟庆祝。”

确实,对于视频平台来说,一旦签约,项目的风险就转移到了平台身上,如果播出效果不达预期,平台可能面临广告收入减少、市场竞争力减弱等问题。

通过采用后测机制,平台不再遭受损失,优秀的生产者也能获得更多的奖励和利益。

然而,这些都是理想化的情况。

是利益共享,还是风险共担,每个人对这个的理解和侧重点都不一样。

目前就职于某视频平台工作室的制作人阿峰,手头上有好几个S级以上的项目,有的已经准备播出,有的已经发了备案号,还有的还在准备审核中。在他看来,这种模式优点大于缺点。

所谓后验机制,对阿峰来说,就是要回归内容的逻辑,想办法提高剧集的质量,降低风险,这些在他们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没必要刻意去改变什么。

不过阿峰透露,平台对自制剧一直有“贷款”的传统,“签订自制剧合同后,平台以贷款的方式给对方提供制作资金,成片最终收益会从一大笔贷款利息中扣除。”

腾讯视频新机制引发行业巨变,市场价+后验激励模式能否开启内娱 KPI 时代?  第1张

这意味着,无论是先验的还是后验的,生产者都处于被动状态。

“对我的工作影响不大,也许行业里的马太效应会进一步加强。”阿峰说。

制片人桐桐也态度鲜明,支持这种新型合作关系,“最终目的是利润共享,大家都在为提高作品质量而努力”。

“毕竟我的目标是S级项目。”童童补充道。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制片人贾明对搜狐娱乐表示,新机制是变相逼迫中产项目花钱买流量。

“平台的支持和资金不够,所以制作方只能寻求外部投资。但目前的情况是,外部投资也很差,剧集的市场行情也不好。”贾明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新机制真的实施,制作方如果没有能力提供先期资金,可能就需要退出。

“拍摄、制作、营销、推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作方持续不断地掏钱,另外,为了拿到全额片酬,一些制作方可能会选择花钱买流量,营造爆红的假象。”贾明分析道。

“当然这是悲观的情况,但难免会有部分制片方选择不把钱花在服装、道具、布景、灯光摄影等真正需要打磨的环节上,而是花在买流量上,这也是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纠正?

影视行业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变革。

后验机制的引入,代表着视频平台试图利用自身的行业影响力,推动上游供给侧内容的优化,让更多生产者摆脱ToB逻辑,独立行走,最终实现“整顿国娱”的目标。

那么,改革的结果是好是坏?新机制能顺利推行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资深业内人士Duke对搜狐娱乐表示腾讯视频新机制引发行业巨变,市场价+后验激励模式能否开启内娱 KPI 时代?,随着后验机制的实施,行业的“好钱”与“坏钱”将会逐一显露出来。

所谓差钱,就是延续TO B模式香港二四六开奖免费资料大全,如果剧集播出效果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买流量,制造虚假的热闹假象来“坑”平台。

正如孙忠怀所言,良弼选择的是TO C模式,以市场为中心来判断如何做好剧,当然,这也要求内容创作承担较高的风险。

最终的结果是良币驱逐劣币,还是劣币驱逐良币,取决于新机制的推行是一帆风顺还是半途而废。

“现在第一个问题是,其他平台好像还没表态要跟上。那么腾讯视频能不能用这种方式吸引行业内的好剧?在吸引这些剧的时候,会不会在原则上做出让步?”Duke说。

Duke 分析,放弃很容易,对内容没信心的制作方在选择三大视频平台时,可能不会考虑腾讯;而真正好的剧、有爆款潜力的剧,一定会受到多个平台的关注。在其他平台为爆款剧付出重金的情况下,腾讯视频未来能否用赚更多钱的承诺打动制作方,仍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制片方为此头疼的时候,有关新机制的讨论也传到了演员们当中。

不少粉丝表示不满,认为平台此举会拉低演员的片酬,如果网传的后试机制、片酬分成制真的实施,将对一些转型拍戏的偶像造成影响。

网络搞笑艺人一直热衷于讨论演员片酬问题,对于演员降低片酬,多数网友表示赞同。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制片人南希对搜狐娱乐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新机制不会影响演员,风险由制片方承担,压力不会转嫁到演员身上。“而且按照目前的做法,很多演员都是平台决定的,对于头部演员、平台大力扶持的演员,制片方的议价能力其实比较弱,他们的片酬怎么涨怎么降,可能还是需要平台来决定。”

而对于电影片酬按照项目播出业绩分配的说法,遭到了艺人团队多名工作人员的否认。

“这是假的,我没有听到任何相关消息,而且这不现实。”一位艺人经纪人透露。

虽然多位艺人公关人士辟谣了电影片酬分成制的传闻,但有艺人公关人士透露,确实听说演员片酬会出台新规定,但具体内容和出台时间还不得而知。

用绩效考核来整顿国内娱乐业,短期内恐怕收效有限。

不过这只是短期观察,长期来看未必没有影响,如果行业普遍接受“底薪+分红”的形式,演员的片酬方式可能也会发生改变。

更重要的是,顶级演员的格局、年轻演员的梯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新的合作模式下,平台、制作方的选角标准、对选角的把控可能发生变化。

或许,这个模型真的可以作为一个起点?